百部经典述党史
第四十二期:《游击队歌》
发布时间:2021-08-10  |  查看次数:[]

经典诞生

《游击队歌》作于1937年年底。当时,作者在救亡演剧一队工作。写此歌时,住在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。首次演出时,受到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。随后便流传到全国各地。歌曲初刊于1938年5月出版的《自由中国》第二号。同年夏天,在武汉改编为四部合唱。1942年拍摄的影片《自由中国》,曾用此歌作插曲。此外,曾为大型纪录片《华北是我们的》作配乐。1964年,大型音乐舞蹈史诗《东方红》用它作重要素材。至今,这首歌仍保持着久唱不衰的魅力。

贺绿汀(1903-1999),湖南省邵东县人,中国作曲家,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、名誉院长。他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、二十四首合唱、近百首歌曲、六首钢琴曲、六首管弦乐曲、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,并著有《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》。

经典赏析

《游击队歌》是带有对比性中句的两段式结构。第一乐段在节奏上模仿小军鼓的鼓点,给人以行进的感觉;弱拍后半拍起为特点的节奏型贯穿全乐段,唱起来统一和谐;以四度大跳后上下级进为主的旋律线给人以紧张、活泼的感觉,这些因素巧妙组合,使游击队员乐观、机智、顽强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出来。第二段前四小节在节奏上有所变化,曲调也安排了两小节的同音反复。以近似数板的音调刻画了游击队战士风趣、乐观的性格和对强大敌人的蔑视。这段音乐从节奏变化、旋律进行、调式色彩都与前段形成对比,给人以新鲜的感觉。紧接着再现了第一乐段的前两乐句,使歌曲既有变化又很统一,完满地结束在主音上。《游击队歌》的旋律部分来自于《英国掷弹兵进行曲》。它曲调轻快、流畅、生动、活泼,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,既给曲调以进行感,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、灵活地与敌人周旋,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。全曲音域集中,形象鲜明,语言通俗,这也是这首歌能在群众中久唱不衰的原因。

经典见证

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民坚持敌后抗战,创造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争。运用游击战、破袭战、地道战、地雷战、麻雀战等多种战法,形成人自为战、村自为战,无处不战、无时不战的战场态势,灵活机动地与敌人周旋,极大地牵制、消耗了敌人实力,壮大了自己,把敌人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。通过积小胜为大胜,在持久战中逐渐改变敌我力量对比,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,最终向敌人发起反攻,从而达到了战胜敌人的目的。  

毛泽东在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中指出,在中国大而弱、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,敌人可以占地甚广,却在占领区留下了很多空虚的地方,“就是说有共产党领导的坚强的军队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存在,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不是小规模的,而是大规模的;于是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等等一全套的东西都发生了”“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,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”。正是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。

历史回声

周总理在1964年担任大型歌舞《东方红》的总导演,就特意将这首歌收录进去。并说:“这首歌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情绪,好听,群众爱唱,当时对动员学生参加革命起了很好的作用,是人民批准的作品。有的时候需要雄壮的东西,有的时候也需要轻松的东西,有统一也要有变化,革命是广阔的,革命的感情也应该是丰富的。”《游击队歌》的传唱,迅速红遍全国城乡,甚至在敌占区,人们也常常听到这首歌,一群热血青年到了八路军办事处,听了这首歌后又背着背包唱着歌奔赴延安。

 

上一条:第四十三期:《到敌人后方去》 下一条:第四十一期:《歌八百壮士》

关闭

版权所有:9001cc金沙以诚为本 陇ICP备05000590号 通讯地址:甘肃张掖环城北路846号 邮编:734000
网站维护:9001cc金沙以诚为本信息技术服务中心
电话:0936-8282013 传真:0936-8282013

Baidu
sogou